龙8游戏官方进入60周年纪念展览活动。那次活动中展现的山西老画报深深吸引了我。有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可能是因为在20世纪60年代初我在完小上学的时候曾见过当时的)原名叫《天龙画刊》,创刊于1957年。画报最早的前身是每半月出版一次的单张《山西画报》,它的底子又是原晋绥老解放区的《晋绥人民画报》。”
《山西画报》创刊于1950年2月5日,其前身是解放前的《晋绥人民画报》,编辑人员也是从晋绥过来的以力群、苏光、李少言等为代表的一班人,几乎是《晋绥人民画报》的原班人马,难怪刚解放几个月就创办成功发行全国。
力群先生曾在解放前担任《晋绥人民画报》主编,苏光、李少言担任副主编。《山西画报》创刊为四开折页单面彩印,延续《晋绥人民画报》的风格,有木刻版画、漫画、连环画、剪纸等,至创办《天龙画刊》为止。
《天龙画刊》1957年7月创办,当年出版6期,1958年出版6期后,于1958年7月又恢复为《山西画报》。当年出版6期龙8long8,1959年出版12期。在1960年的《山西画报》第一期的封面,突然标出“总131期”,以此推算,此前的130期中,包括《天龙画刊》12期,《山西画报》1958年6期,1959年12期,那么1950年2月创刊的《山西画报》至1957年6月㡳止,可能共计出版发行100期。据1952年出版的第66期所载,《山西画报》经中国人民邮政登记证作为第一类新闻纸类在全国发行。现在在旧书网站上,全国各地都有藏家收藏。
《群众画报》的创刊发刊词《见面话》一文中指出:“党的八届十中全会以后,农村形势更是一天比一天好,《群众画报》就是适应这样一个大好形势,作为社会主义教育工具而出版的。”《群众画报》1963年出版3期,1964年出版12期,并发行了合订本。1965年因人员下乡参加“四清”工作队改为双月刊,共出6期,1966年仍为双月刊出版,现在能够看到的只有1966年9月5日出版的第五期(总第26期),之后从何时停刊便不得而知。其间还发行过几个增刊,如《援越抗美专号》。另有雁北、大同专号、晋南专号和忻州专区的专号,还有《雁北新窗花增页》。到1972年又出了《山西画报》,与前几个刊物不同的地方是,编辑地址已由一直延续的太原市南华门东四条改为太原市侯家巷一号的山西省文化馆,即现在的群众艺术馆。
现在回想起来,创办于解放前困难的战争年代、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不到半年内即又恢复创立的《山西画报》,却在进入20世纪60年代初经济困难时期和“文化大”时期两度停刊,累计停刊达20多年。画报编辑和艺术家们应该始终都在期盼并努力争取画刊的恢复,不计回报,只希望有一个创作宣传的阵地龙8long8。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他们于1979年11月创办了《山西画报》漫画专刊,在此才又看到了老一辈艺术家们的身影。漫画专刊定名为《虎刺》,刊名由力群先生题写,苏光先生写了发刊词:《漫画的春天》。文中明确提到:《山西画报》的恢复先从漫画专刊复刊做起,《虎刺》为试刊,不定期出版。直到1985年,《山西画报》才正式复刊。当时的山西省委王克文写了发刊词,可见各界对画报复刊的重视程度。
老《山西画报》的艺术特色十分明显,与全国同类国家和省级画报相比,一是原创作品多,艺术水平高,贴近社会生活;二是编辑领导层力群、苏光等老一辈艺术家从解放前领导《晋绥人民画报》刊发开始,直到改革开放初期,始终躬身笃行。他们既是山西艺术界和画报编辑部的领导又是作者;三是一大批老艺术家从20世纪50年代到80年代对《山西画报》《天龙画刊》《山西群众画报》《群众画报》《虎刺》专心致志地创作。力群、苏光、赵国荃、李江鸿、赵梅生、王步超、孟养玉、石兵、赵球、林凡、董耀章、亢佐田等,这些老艺术家们有的今天仍然活跃在山西乃至全国的艺术界;四是传统艺术作品占主导,以1964年作品分类看:全年12期发表年画22幅、连环画11篇、宣传画6幅、版画22幅、国画10幅、漫画10幅、剪纸10幅、雕塑5件、配诗组画4组、装饰画2件、诗歌及速写和水粉画各1、社论和评论5篇。纯文字作品很少,全年没有发表新闻摄影作品。
山西画报系列的悠久历史,浓郁的时代特色和鲜明的地方特色,扎根传统的文化艺术风格,深深地吸引着当今众多的收藏爱好者和艺术爱好者。(方志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