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628324559

龙8long8,细数时期小报昔日报章照曝光

  “”时期,广州地区各派组织都印发了大量的小报,龙8long8手机登录大致可分成几类:一、学生组织的小报(包括外地学生小报的广州版);二、机关干部和文体界群众组织的小报;三、工人组织的小报;四、军队小报。之所以称为“小报”,主要因为它们大部分是群众自办的,且以8开4版居多。从时间上看,1967年1月以前,这类小报寥若晨星,较出名的有广州大专院校誓死保卫毛主席总司令部(三司)主办的《广州报》。然进入2月以后,群众自办小报开始呈井喷之状,大量涌现。

  2月1日,由广州主义小兵公社创办的《小兵》报面世。这份小报维持的时间较长,直到1968年夏季还在出版,但铲山头以后,编者已变成“广州中学红代会广州总部”。

  2月9日,新北大文化委员会驻广州联络站主编的《新北大》(广州版)创刊。这是一份由北方学生编辑,在广州出版发行的报纸,创刊号的头版头条,一句触目惊心的口号,扑面而来:《派大联合,进行巴黎公社式大夺权》。不久,该报因刊登了一篇《把颠倒了的历史再颠倒过来》的文章,激变成广州“”史上的重大事件。

  与此同时,由广州大专院校总司令部(红一司)主编的《广州》也创刊了,名字与三司的《广州报》,只是一字之差,甚至连字体也是完全一样的,均裁自的题词手迹。

  后来陆续创办的学生报纸还包括:中大委员会的《中大战报》;广州红色司令部的《指点江山》(从第二期起改名为《广州红司》);广州大中院校新一司的《新一司》;广州外语学院东方红总部的《东方红》等。还有一些中学的小报,林林总总,不一而足。

  最早一份由机关干部与文化界组织、学生组织联合主办的报纸,是广东省联合委员会在1967年初创刊的《广东战报》。中南局直属机关联络总部的《战报》、广州日报社群众组织的《广州战报》等,也在这个时期相继问世。由于1967年1月25日市公安局的夺权,乃广州“”初期所谓“四大事件”之一,轰动整个社会,所以公安系统内山头林立,出版的小报包括一·二五联合总部的《一·二五战报》和广州红联市机关红司公安红旗司令部的《公安红旗》等。

  由文化界出版的报纸包括:广东省无产阶级派合并《南方日报》、《广州日报》工作委员会的《新南方》;广州派批判影片委员会的《电影战报》;广州日报联合委员会的《新闻战士》,等等。

  1967年初,各地各单位都在夺权,群众组织蜂起,龙8long8手机登录天下大乱。但这时期工人组织基本上还没有自己的报纸,直到3月底至4月以后,才开始出现由工人组织主编的报纸。创刊较早的是由广州地区工联合筹备委员会主办的《工人战报》(大联筹散伙以后,改由思想工人赤卫队广州地区总部、思想广州红色工人总部和思想红卫队广州工人联合总部主办);广州红旗工人总司令部主办的《红旗工人》;广州工联主办的《工联》;八一战斗兵团的《钢八一》,等等。

  军队小报也有两种龙8long8,一是军内群众组织自办的,一种是由军管会主办的。当时部队出现群众组织,主要是在军事体育学院、战士歌舞团、战士杂技团一类的文体单位,然时间不长,小报品种也不多,如广州部队批陶联委主办的《部队红旗》等,寥寥数种,屈指可尽。另一类是由军管会主办的,如《三军联委战报》。

  1967年7、8月以后,随着武斗之风愈刮愈烈,有更多的群众自办小报出现龙8long8,加上外地的一些小报,也纷纷杀入广州,可以用“铺天盖地”来形容。1968年初,广州地区的群众小报,多达143家,每期用纸5000多令。

  当年,大部分小报都是不定期出版的,但并不像传单那样免费散发,而是在市面上出售的,通常零售价为两分钱(有些6版的则售4分)。有一份小报这样揭露道:“一个几十人的组织,全力以赴,出版一张每期七八万份的小报,六小版的篇幅,每份售价四分钱,以小恩小惠收罗街上的小孩拿着到处兜售。这样的小报,每期单卖报就获得(除去成本)上千元,还伸手向国家要办报经费。他们拿着这些钱,大肆挥霍,坐飞机逛上海,买手表、毛衣,形形式式,应有尽有。”当时一个工作十几年的21级干部,月薪亦仅68.5元,而办报者多为初出茅庐的“小将”,千元堪称巨款。不过那是一个禁欲时代,胆敢中饱私囊者,少之又少。

  1968年,经铲山头、大联合、成立“革委会”之后,工人宣传队进驻机关、学校,大部分群众组织小报便陆续奉命停办了。小报气焰万丈,盛极一时,实际上,只有短短一年光阴,嗣后虽然还有《广州红代会》、《广州工代会》、《广州农代会》和《工人思想宣传员》等小报支撑门面,一直苟延至1969年,不过,涟漪的尽头,已是波澜不兴,乏善可陈矣。

Copyright © 2012-2018 龙8公司 版权所有

粤ICP备11037249号